婚姻是什么?古今中外的答案竟如此不同!

婚姻是什么?古今中外的答案竟如此不同!

你是否听过这些关于婚姻的 “金句”?

有人说: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,但不结婚,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有人比喻:“婚姻像一双鞋,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。”

还有人调侃:“婚姻是围城,城里的人想出去,城外的人想进来。”

这些充满烟火气的解读,道尽了人们对婚姻的复杂感受。但你知道吗?在学术研究者眼中,婚姻的本质远比这些比喻更深刻 —— 它既是文化的镜子,也是社会的基石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古今中外对婚姻的 “硬核” 定义。

古人眼中的婚姻:没有爱情的家族契约

在古代中国,婚姻的核心是 “礼” 与 “家族”,爱情甚至被视为 “不必要的干扰”。

第一层:黄昏时的仪式密码

汉代学者郑玄说:“婚姻之道,谓嫁娶之礼。” 古人的婚礼为何选在黄昏?这和原始社会的“抢婚” 习俗有关——黄昏时分光线昏暗,正是部落间抢亲的“黄金时间”。后来抢婚演变为礼仪,但“昏时迎亲”的传统保留下来,新郎“昏时娶妻”,新娘“因男而来”,一场仪式定下终身关系。

第二层:夫妻称谓里的等级秩序

“相公”“娘子”“官人”“浑家”…… 这些称呼不仅是甜蜜的代号,更藏着古代婚姻的权力结构。郑玄曾解释:“婿为婚,妻为姻”,丈夫称“婚”,妻子称“姻”,暗含“男主外女主内”的社会分工。

第三层:两个家族的命运捆绑

《尔雅・释亲》里写得明白:“婿之父为姻,妇之父为婚”,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,更是亲家之间的 “姻亲联盟”。古人讲究“门当户对”,因为婚姻本质是家族资源的交换,至于小夫妻的感情?对不起,不在考核范围内。

展开全文

西方学者的颠覆:婚姻是“两个人的革命”

当中国还在强调家族联姻时,近代西方学者已开始重新定义婚姻 —— 核心是“人”,而非“礼”。

罗素的浪漫宣言:婚姻是世间最美好的关系

英国哲学家罗素在《婚姻革命》中喊出:“婚姻是两个人之间最美好、最重要的关系!” 他认为,夫妻之亲密超越手足、师徒,是唯一能同时容纳浪漫、激情与陪伴的关系。更重要的是,没有婚姻就没有家庭,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 ——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婚姻,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!

韦斯特・马克的科学定义:婚姻的三重 “社会枷锁”

芬兰学者韦斯特・马克在《人类婚姻史》中给出了更严谨的解释:

社会盖章认证:必须被习俗或法律承认。偷偷同居?婚外情?对不起,这些“无认证关系” 在学术上连“婚姻”的边都沾不上。

权利与义务的捆绑:夫妻不仅有性生活的独占权(比如 “出轨算违约”),还有经济互助的义务。浙江曾有男子起诉妻 “不生孩子侵犯生育权”,结果法院驳回——因为生育权是双方的,婚姻里没有“单方面强制”。

可选择的育儿任务:虽然多数婚姻会有子女,但“丁克家庭”也被认可。毕竟现代人越来越明白:婚姻的意义不全在传宗接代。

从 “家族契约”到“个人选择”:婚姻观的千年演变

对比古今中外,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转变:

古代婚姻是 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像一场精密的家族合作;

现代婚姻更像 “自由组队”,讲究三观契合、情感共鸣。

但无论哪种模式,婚姻始终是一面镜子 —— 照见时代的价值观,也照见我们对 “亲密关系”的永恒探索。

有人说 “婚姻需要爱情”,有人说 “婚姻是现实考量”,你更认同哪种观点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 “婚姻”看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如何快速找回微博账号?轻松解决账号丢失问题!
日博官网365.tv

如何快速找回微博账号?轻松解决账号丢失问题!

📅 08-30 👁️ 2306
头痛 推荐医院
日博365wWW133562

头痛 推荐医院

📅 09-14 👁️ 4678
旅游攻略导航
mobile28365正规网址

旅游攻略导航

📅 06-30 👁️ 9709